主题: 《国学笔记》读道德经感悟人生

  • 雅石斋
楼主回复
  • 阅读:1541
  • 回复:0
  • 发表于:2023/6/30 16:46:03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建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读道德经感悟人生》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这张内容是什么意思呢?首先第一句话叫做,梦见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啊就是说善于建树的人他建树出来的东西就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人,他抱持的东西就不会脱落,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就是说修德于一身他的得就可以纯真,修德于一家他的德就游刃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呀修德于一乡它的德就会增长,修德于国,他的德就广大,修德于天下他的德便会普遍的得到认同,所以,老子所强调的就是修德要推己及人,见微知著,故以绅观绅,以家观家,以乡观以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所以,要从自己本身的情形去关照别的人,从自己一家的情形去关照别人家的情形,从自己一乡的情况去关照其他乡的情况,从自己一国的情形去关照别的国家的情形,从目前天下的状况关照将来天下的状况,如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我靠什么来了解天下,这样的现实呢?用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64集,我们继续对这第54章内容,进行一个点评和分析,善建者就是善于建功立业的人,善建者不拔,是说一个善于建功立业的人,毕竟会从自我修养开始,那么它也不会好高骛远,就是因为他能够注重自我修养,不会好高骛远,所以他建树的东西才不会被拔除,才能够长期的留存着,那么善报者就是善于抱朴的人,脱,就是脱离的意思,抱朴以德,朴是德的化身,守德才能守朴,上抱者不脱,是说一个善于抱朴的人,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绝不可以脱离社会脱离人民自我超脱,不拔不拖,而这样的词儿呢都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啊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够好高骛远,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的规律也就是要遵从道,要顺其自然,修之于身,修的是什么呢啊修的就是道,无论是个人还是一家一箱一国一天下都要遵从道,尊重客观的规律,那么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否则德就是假得就是下德,是不完的德。
那么为什么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呢,比如说啊很简单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善事,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比如说我们孝顺父母啊只是想要邻居说我们是孝子,这样的德就有虚伪的成分了,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我们的修为还不够没有悟道到做事情不自然不光明磊落,如果我们看到了某个人真的很可怜,我们就发自内心的自然地去帮助他,这样的德就是真德,其他情况当然也是一样的,我们都顺其自然遵从了客观规律又将之应用于一家,一乡,一国,一天下,所以我们就可以,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关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了,这一句是从一身,讲到天下独此去使人不自觉的想起了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中所讲的,格物致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的八条目,这也是从一身讲到,道家与儒家在修身问题上并不相同,但也不是完全不相同,这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认为立身处世的根基是修身,稍后一些的庄子也说,道之真以致身,其余旭以为国,那么所谓的为家为国应该是充实自我羞耻,自我以后的自然发展,儒家则是有目的性的去执行,一位是自然的,一位是自持的,这就是儒道之间的一种不同点,那么老子本章最后介绍经验说,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说老子为什么知道天下的事理,是这个样子的呢?他为什么能够啊了解天下的这样的现实,靠的就是以上这个秘诀呀,用的就是这个道理呀,天下以至于庶人皆是修身为本,修身之道在于养性,在于养生,在于加深修为,在于觉悟,在于回归自信,修道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达驶出世间法,或明悟世间法,世间为这一瞬间,释出为下一瞬间,知小现从现在将来那自己活得自然就不会迷茫,一直踩着现实的大道走那现实从何处而来呢,现实从虚妄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国民向以全孝国者看齐,以全孝国者向圣贤看齐,圣贤又向人性大道看齐,向人性大道看齐,就能够看出其他事物的质,看出其他事物的质后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进行正确的行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生活不迷茫并知晓天下的状况,应该抓住机会解决问题成功也不亚于功成。
来自手机版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