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感悟人生》我的人生哲科思维

  • 雅石斋
楼主回复
  • 阅读:1905
  • 回复:0
  • 发表于:2023/7/30 20:10:52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建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一切拜佛的和供佛的都是假像》
   佛陀跟须菩提说,你们在庙里面看到我的像和任何佛像都是假像,你们永远见不到我的真像,你们也永远见不到真佛,你们只有开悟,觉悟,醒悟,觉醒了,你心中才能有佛,你们读懂《金刚经》了,才能入佛理。
   前言:我们小区里四单元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她每天一大早就去“静莲寺”庙上去拜佛,念经,或者开光和参加“法会”。有一次她们寺庙要去河里放生,叫我给她们拍照,她们用车拉了很多的鱼和鸟,到了,瓦房店水库开始放生,等拍照完回来的路上,我问她家里供几尊佛,她说五尊佛,我说“相由心生”这句话,她说不懂,我说你们在庙里拜的佛像都是假像,你们看见一切都是假像,你们永远看不见真正的佛,她说:不可能的吧?,我说,有的和尚扫院子,他一辈子都在扫院子,一辈子都是和尚,因为他没有开悟,一个僧人不是他拜佛,供佛,佛就能保佑你,人要成佛,第一,要读懂,金刚经,波若波罗蜜心经,华严经等,第二,首先得“开悟”,“觉悟”“醒悟”,“觉醒”最后活的是“灵魂”,觉醒的时候,第一是洞察力,第二是平衡力,第三是内趋力,第四是觉知力,达到这些,才能活到人生最高境界。她不语,然后说,阿弥陀佛,得何年何月啊,我说你学习佛理学透了,就开悟了。然而,很多信佛的人不去学习,怎么能开悟呢?下面我把我十多年来学习佛经的体会给大家讲一下,中国的佛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一切,和你用的一切,比如你带的金银首饰都是空的,它永远都不是你的,世间的一切都会消失不见的。人如果太执着了,有欲望了,那你就距离佛理很远很远,所以你就不懂佛理是什么。你永远也入不了佛。下面请看《金刚经》是怎么说的。《金刚经最经典三句话》
   第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第二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第三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别太当真,遇事别太执着,该来的总会来,该失去的必然留不住,只有不执着,活在当下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所以,金刚经的意思是凡是有形有影的东西,都是虚无的。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相由心生”,《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佛本无相,相由心生,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只有感悟事物表相的背后,你才能深通“道”的哲理,如果一个人悟通佛道,就得“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得有慧根在佛教里,明心见性和开悟没有区别。开悟了就是明心见性了。而这种开悟不是只悟明白一个小小的道理,而是彻底的大彻大悟。开悟指的是一个人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明心见性指内心已经无限的接近于事实的真相,他的一举一动都符合道的妙用。?开悟他的很多做法,还存在着许多许许多多的障碍,需要他去克服?在佛教里,明心见性和开悟没有区别。开悟了就是明心见性了。而这种开悟不是只悟明白一个小小的道理,而是彻底的大彻大悟。?南无阿弥陀佛!明心见性:就是见到自己本性,了解自己的内心所想的念头并能立刻知道好的念头和坏的念头.可以控制自己不去想坏的念头,明心见性就是能控制自己的不好的行为和念头并修改好,对自己很了解,能判断事物的善恶,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这就是明心见性,开悟就是:要经过明心见性后人才会开悟,开悟后可以凭自己的感觉来觉悟出事情,生命的真谛,等等~~都能悟出来,?明心便已见性,见性即是开悟。《楞严经》也是道明你的心在内还是在外,只有通过修持三摩地。来清除妄想。分别之心,因为佛性是超越一切,树立分别而存在于一切法中的真理,不潜于根里,也不显于尘中,不依于明暗,也不著于有无,佛性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其实本性之心是如如不动,清净无染,平等无二,永恒不灭的佛性。
   我们在看“心经”里面给我们带来的智慧,《心经密码》整部《心经》的密码应该就是这两个字“古韵”所谓“蕴“他就是聚合的意思,所谓“五”它指的是五个元素构成整个一个大千宇宙的,这么元素哪五个元素呢,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个字成为它构成“五蕴”,它指的是什么?就是一个外界的存在,大千的世界整个一个我们看到的世界的一切,这就是色。受,是感受,众生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当你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一定会感受到整个一个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之后我们感受到了太阳光明和热量很热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庙宇很大我们感受感受到了这个树很高包括大小深远啊等等的一些感受有了世界我们就会有感受,想,说什么当你感受到了以后你一定会什么去思考去想为什么这个大,这个小为什么这个高这个低,为什么这个热,那个冷,第四,个行,当你感受到了以后的话你会想想以后你会怎么样你会去行动我们讲天气很热,现在我们要么装空调,要么开空调,天气很冷,我们要穿衣服,在太阳底下,我们看到很多人打着阳伞,下雨的时候就要打着雨伞等等,所以它指的是意志行动力,最后一个是“识”,就是认知,就是知识,当我们采取了很多实践和很多行动以后,你会形成一种思想概念,形成一种理论知识,所以,整部“心经”,它的核心密码就应该属于“五蕴”,说到底就是两句话,是整个客观的大千世界存在,在与我们人的思想意识一种融合,那么这种融合最后产生的结果,所以这也是佛教研究的基本的理论,就是从“五蕴”开始。无念、无相与无住,禅宗明确规定自己的禅法是以“无念”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要对万事万物都不产生贪恋或执着的念头,心不染境,在念念之中排除一切杂念妄想、不产生固定的好恶、美丑、是非观念;“无相”是反对执著各种名相、境界,无有实体,无所执着,不能执着于一切法相;“无住”是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是对世界和周围事物不执固定的见解和有所取舍的特定的心理趋向。这些思想强调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强调“随心所欲不逾矩”,强调艺术的自由创造和个性的发挥,为佛学的“绝俗”“性空”奠定了理论基础。
“何为无住为本?
“人要想解脱烦恼追求幸福,就应该明白,世界一切有形事物,都有一个生灭变化的过程,有生必有灭,这是世相的必然、人生之无奈。因此,我们的心灵就应该做到“不染着”“不执著”“不纠结”,心随世转。这就是“无住,人之本性”。
    《金刚经》是佛祖跟须菩提的对话,全书仅5000字。但这5000字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巅峰,读懂后让人豁然开朗,从此开悟。六祖禅师不识字,他年轻的时候偶尔听到《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就开悟了,可见这本书的神力。
首先,《金刚经》的开始是这样一段经典对话:佛祖问须菩提:恒河里的沙子多不多?须菩提说:当然多!佛祖又问:如果有人散尽家财,像恒河里沙子这样多的财富,去做慈善,这算不算一种功德?
须菩提说:这当然是莫大的功德!
    佛祖说:有一种功德比这个更大!那就是你开悟之后,把《金刚经》里的最核心的四句话解释给世人听,让更多的人都开悟,这才是莫大的功德。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寺庙都应该供奉他!这四句话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功德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四句话!
    第一句: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非菩萨。佛祖说:如果你看到的菩萨,他长的像我这样的人,或者你这样的人,
来自手机版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