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建平人常说“整到八沟去了”是怎么回事?

  • 老狼之吻
楼主回复
  • 阅读:15346
  • 回复:40
  • 发表于:2015/4/3 18:06:00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建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在建平、凌源一带,老百姓特别是农村百姓在日常说话中时不时地会提到“八沟”,比如说认为有人说话、办事不得体,会说“别扯了,都扯到八沟去了”,“净瞎整,都整到八沟去了”。有时两人或两家闹矛盾,有好事者会说:“跟他干,干到八沟也跟他干”。为什么他们会总拿“八沟”说事呢?这里面还真有缘由。

    他们提的“八沟”,就是现在的平泉。“八沟”历史上与咱们当地百姓的联系非常密切。平泉现属河北省承德市,离建平并不远,大约80多公里,车程也就一个多小时。平泉原称“八沟”。为什么称“八沟”呢?原来,清王朝在热河(今承德市)建避暑山庄后,为加强热河与盛京(今沈阳)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修整了从热河至盛京的道路。这条路过承德五烈岭后沿途经过八道大的沟川,依次排列为头沟、二沟、三沟……,到平泉县城已是第八道,因此取名“八沟”。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八沟直隶厅,厅治在今平泉县城。八沟厅管辖境域东西相距270公里,南北相距405公里,辖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翼旗、巴林左右两翼旗、翁
特左右两翼旗地。乾隆四十三年又升为平泉州。其中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翼旗就包含今建平县地域,也就是说建平这个地方历史上曾长期受八沟厅(后为平泉州)管辖。

    我们这的老百姓与八沟联系密切,首先是因为八沟的商业一度十分繁荣。乾隆年间,八沟街已经成为关内外的商贸物资交流中心。史料记载,这时的八沟街“商贾辐辏,人烟稠密,沿街店铺栉比鳞次”,热闹非凡。从康熙十三年(1674年)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这250余年的时间,是八沟商业发展、城镇建设的兴盛时期。关内的布匹、鞋帽、纸张、烟、瓷器等各种货物通过八沟运往内蒙、山东、山西等地;赤峰、林东等地的粮食、牲畜、皮毛则源源不断地运往八沟,再销往关内。八沟街店铺林立,五行八作,应有尽有。各家店铺的招幌迎风飘扬,街内人流不息,熙熙攘攘,整个一派繁荣景象。因此有“拉不败的哈达(赤峰),填不满的八沟(平泉)”之说。据我爷爷讲,我老太爷年轻时就经常赶着大车(马车)往返平建平与平泉一带,为村里的“大布客”(一长期经商的大户)运送布匹,粮食等。可以说建平人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八沟(平泉)。

    同时八沟(平泉)在建平县建立之前还是管辖我们这一带的行政中心,负责处理蒙汉百姓的民事事务。当时老百姓打官司告状都要到八沟。现在交通发达,到平泉感觉不怎么远,可在当时我们这里的百姓要去一趟八沟,恐怕要走几天几夜。况且当时“衙门门户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老百姓打官司的难度可想而知了。所以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劳精废力将官司一直打到八沟的。

    建平县于1904年正式建立。民国二年(1913年),改平泉州为平泉县,从此建平与平泉的隶属也从此中止。进入近代,由于种种原因,原来史称“口外最繁华处”的八沟风光早已不再,只有平泉羊汤(或称“八沟羊汤”)还时时被美食者提起。但我们这一带人的“八沟情结”还没有断,所以日常说话中会时不时拿“八沟”说事。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在平泉镇的街市中心,保存有“平泉”碑一处以作纪念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塔楼的右边就是旧衙署大门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清末民初的平泉街景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1934年日军攻占平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今日平泉县政府大楼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平泉羊汤(又叫“八沟羊汤”)依然那么诱人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讲好家乡历史和故事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